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许振兴易经网

欢迎广大朋友交流易学佛经养生之道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转载】柯云路:中国气功三十六真谛(四)  

2014-01-22 14:45:38|  分类: 气功修炼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练功、做人、做事都要讲“方便”。不要繁琐。要善于运用各种方便法门来应对世间的事物,这样才能找到好感觉、好状态。不同的事情、不同的矛盾、不同的练功环境、不同的做人态度,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,以解决问题为原则。遇到需要抉择、付之行动时,要当机立断,不犹豫。这是练功的奥秘,也是做人、做事的奥秘。今天这种方式能解决问题就用这种方式,明天那种方式合适就用那种方式,这叫“善巧方便”。
柯云路:中国气功三十六真谛(四)

中国气功三十六真谛

(四)灵慧

 

中国气功三十六真谛共分为四部分。

一,天人;

二,妙诀;

三,开悟;

四,灵慧。

第四讲“天人”。

善巧方便,当机立断

 

第三十一法则,善巧方便,当机立断。

练功、做事要讲方便。不要特别繁琐。要善于运用各种方便法门来应对世间的事物,这样才能找到好感觉、好状态。

所谓善巧方便,当机立断,就是不同的事情、不同的矛盾、不同的练功环境、不同的做人态度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,以解决问题为正确。遇到需要抉择、付之行动的时候,要当机立断,不犹豫。

这是练功的奥秘,也是做事的奥秘。

练气功,调理身体,这种方式能解决问题就用这种方式。明天换了一个问题,用那种方式合适就用那种方式。这叫善巧方便。

 

无住无留,无执无染

 

第三十二法则,无住无留,无执无染。

不要滞留在一处,不要被旧观念所束缚,不要被旧说法所固定,不要被陈旧的看法和做法限制住。不要停留在他人的某个说法中,也不要停留在自己的某个见解上。不要停留在一个信息给你的印象上,不要停留在一个经验对你的记忆上。

总之,要生动得像一条河,流过来,淌过去。

生活也一样。做人也一样。一定不要停留在某个地方。

有个笑话,我们曾问几个大文化人:三点水一个“来”字念什么?

几个大文化人一想,说念“来”,涞阳的涞,涞水县的涞。

我们挺高兴,他们认识这个字。

于是又问:三点水一个“去”字念什么?

他们都不认识了,说:没有这个字呀。

这个问题考过很多人,大多说没有这个字,不认识。

后来我们说:没这个字,那方法的“法”怎么写呀?

一群人哄堂大笑。

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可笑的事情?因为人容易停留在旧观念中。三点水一个“来”字念“来”,三点水一个“去”字应该念“去”,可是又没有这个“去”字。

在这个世界上,人经常犯这种错误的。因为三点水一个“来”字念“来”,所以三点水一个“去”字一定是念“去”,结果就变成没有这个字。

这叫什么?由三点水一个“来”字形成了旧概念,你用旧概念去套一个新现象,就失去了真理。

记住,永远不要停留,思想不要僵化。要用空灵的心态对待世界,否则你会连一个方法的“法”字都不认识。这件事说来很可笑,孰不知很多人都在犯这种错误。

不犯这个错误,才能发现新东西。

当许多人以为三点水一个“来”字念“来”,三点水一个“去”字念“去”的时候,有人不这么认识问题,他跳出来看:噢,我认识这个字,是方法的“法”。

所以,研究气功技术,研究人生智慧,要无住无留,不要住在这里,不要留在这里。无执无染,不要执著于这里,不要受环境信息的污染,才能做到智慧。

 

应语随答,应用随作

 

第三十三法则,应语随答,应用随做。

这又是禅宗的一句话。禅宗六祖慧能开悟以后,变成一个高智慧的人。他本人不识字,可是不管别人念什么佛经(那些识字的人读了佛经往往不懂,就念给他求教),念一句他讲一句,念两句他讲两句,念三句他讲三句。

别人不懂,他能讲给别人听。开悟以后一下就变得智慧了。

什么叫应语随答呢?就是提出问题,马上就回答,不假思索。

什么叫应用随做呢?就是需要做事情的时候,马上拿出方案来。这是一种很高级的状态。

你能够进入无住无留、无执无染的状态,就能够进入应语随答、应用随做的状态。提出什么问题,马上就可以回答。不需要想,不需要说等一会儿,不需要说明天再讲。当然,必须修炼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到这一点。

 

道法自然

 

第三十四法则,道法自然。

这是对应语随答、应用随作的状态更加理论化的概括,《道德经》讲,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人法地,就是人要遵循大地的规则,因为我们在大地上生存。

地法天是什么意思呢?大地又遵循天(宇宙)的规则,天更大。

天法道,天听谁的呢?听道的,所谓万事万物的规律为道。

道又听谁的呢?道法自然。自然是最根本的东西。自然在这里是个名词,是个形容词,是个状语,是个概念。

所以,最好的境界,最高的境界,判断是否得道,依据是什么?自然。

我们要因循自然,做事自然,取自然状态。

要达到自然状态。

就好像你在练太极拳,练一段舞蹈,动作不自然就不好。动作再好,都要自如。

做事要自然。做人要自然。说话要自然。动作要自然。交流要自然。练功要自然。

练功姿势怎样摆动才正确?以自然为原则。以自然为基本要求。

做人也要自然,不自然弄得别人不舒服,自己也不舒服,家人还不舒服。

道法自然,就是遵循宇宙万物最大的规律。对什么是自然状态,要体会。

搞科学的,搞哲学的,搞艺术的,一切创造,最高境界是自然状态。

做人,无论是大人物,小人物,年纪大的,年纪小的,男的,女的,最高境界是自然。

练功,最高境界是自然。

如果练功练到很高境界,就是功里功外,个人练功,众人练功,生活的各种场合都那么自然,那么随意,那么舒服,那么自在,那么和谐。

 

万法归宗

 

第三十五法则,万法归宗。

对于万法归宗的惟一正确解释,就是道法自然。如果再多做一点注释,那就是天下不管有多少现象,多少事物,多少规律,在气功范围内有多少功法,最终归一,归道,归自然。

任何法门,如果不能使人在生活中自然,使人在练功中自然,使自己的生活、人际关系、整个生命和社会显出更自然的状态,不值得称道。

 

无为无不为

 

第三十六法则,无为无不为。

这也是《道德经》中的一句话,可以把这句话看成对万法归宗进行的一次再注释。

无为无不为,这句话含义很深。

什么都没做,什么都做了。什么都没有想去做好,但是什么都完成了。什么都好像不执著,没努劲,却什么都解决了。

就好像大自然,它没有执著于某一个方面。天地管理这个世界,它是不是很周密地设计哪天阴天,哪天出太阳,哪个地方刮风,哪个地方下雨,它设计吗?

大自然并不是那么繁琐地在那里“为”,在那里“计划”,在那里“分配”,它很无为,无心,无意。然而,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该发生的就发生,该交替就交替,该演变就演变,该转化就转化。一切都照顾得很好,万物都有各自的轨迹。

大自然多么无心无意呀。它管的事情比一个国家的总理管得多多了。可是它不管就管了。这就是一种状态。

自然是一种状态。就要体会这种无为的状态,体会宇宙这种无心的状态。这是一种高境界。

我们要练功、做人一体化。要做智慧的人,高尚的人,平和的人。这才是大的修炼。 

>>>阅读《走出心灵的地狱》<<<

柯云路:谁把中国变成精神病大国(图)?
>>>阅读《破译疾病密码》<<<

 

 柯云路最新出版作品

 

《走出心灵的地狱》是一部纪实作品,真实而详尽地记录了作者对一位抑郁症患者的分析与帮助过程。十多年前,当作者认识这一家人时,作为画家的丈夫已失去正常的生活能力,中西医及多种药物治疗均无明显疗效,妻子为照顾丈夫失去工作,女儿也由于环境的影响身心健康受到极大损害。在一次学术活动中,身心备受折磨的患者妻子向作者请求帮助。随后,就有了这部作品中所展开的一系列活动。现在患者早已康复,一家人正常而幸福地生活着。在整个解析过程中,作者对人为什么会生病,疾病产生于何种个人、家庭、环境及社会原因;人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康复,战胜疾病需要哪些条件,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。

 

《走出心灵的地狱》:>>>当当有售

 

《破译疾病密码》旨在揭示疾病的深层心理机制。在分析大量焦虑症、抑郁症与其他许多疾病的过程中,作者发现了相当一些疾病都具有的潜意识密码。可以说,相当多疾病都是由心理问题导致。《破译疾病密码》一书则是对以上发现的阐释。作者在书中分析了大量病例,提出“疾病是潜意识制造出来的图画”,“妇科病是夫妻及父母子女关系病态情结的凝固”,“消化系统疾病是思想消化不良的生理图画”,“肩背疼及脊椎病是不堪重负的象征”,“癌症是潜意识制造死亡的图画”,等等。作者还进一步指出,“生病是因为有需要,有好处”。该书具体分析了“生病的二十大好处”。作者希望人们都能用新的眼光看待疾病,善于分析疾病,善于省视自己的疾病,从而摆脱疾病的束缚。

 

破译病密码》:>>>卓越有售

 

 

柯云路信箱:keyunlu@vip.sina.com 

 

>>>柯云路书友圈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42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